等级: 统货 | 苗高: 4cm | 成活率≥: 100% |
品种: 叶下珠 珍珠草 叶下珍珠 叶后珠 | 病虫害: 无 | 苗龄: 干药材 |
叶下珠 珍珠草 叶下珍珠 叶后珠
【别名】:珍珠草、叶下珍珠、叶后珠、十字珍珠草、夜合草、夜合珍珠。
【来源】:为大戟科油柑属植物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.,以全草入药。夏秋采集全草,去杂质,晒干。叶下珠(学名:Phyllanthus urinaria L.)是大戟科、叶下珠属一年生草本植物,高可达60厘米,茎通常直立,基部多分枝,叶片纸质,因叶柄扭转而呈羽状排列,长圆形或倒卵形,下面灰绿色,侧脉明显;叶柄极短;托叶卵状披针形,花雌雄同株,雄花簇生于叶腋,萼片倒卵形,花粉粒长球形,雌花:单生于小枝中下部的叶腋内;萼片近相等,卵状披针形,黄白色;花盘圆盘状,边全缘;子房卵状,有鳞片状凸起,花柱分离,蒴果圆球状,红色,表面具小凸刺,有宿存的花柱和萼片,种子橙黄色。4-6月开花,7-11月结果。
【性味归经】:微苦、甘,凉。 清热,明目,消积。
【用法用量】:25~50克;外用适量,鲜草捣烂敷伤口周围。
叶下珠叶微苦甘,性凉,无毒。入肝脾经。内服清热、清肝明目、消疳止痢。
【分布】: 于四川(四川大雪山产叶下珠没食子酸含量)、云南、湖南、贵州、广东、广西、江苏、江西、福建、浙江等地,夏秋季采集。
备注:珍珠草,学名"叶下珠"(Phyllanthus amanurus)